
包公出世简介
《包公出世》是婺剧经典剧目,讲述了北宋名臣包拯从出生到少年时期的传奇故事。包公原名包拯,因其面如黑炭、额生月牙,被乡邻视为异象。剧中以神话色彩开篇:包拯原为文曲星下凡,转世途中因故延误,投胎至包家时已晚于武曲星(狄青),故民间流传“文曲比武曲迟三刻”之说。
包拯幼年丧母,由嫂娘吴妙贞抚养成人。其父包怀因梦见妖邪入侵,误以为幼子不祥,将其弃于山林。幸而虎狼不伤、乌鸦蔽日相护,嫂娘心生怜悯,暗中将其救回,并隐瞒真相悉心教导。包拯天资聪颖,却因容貌屡遭歧视,唯其嫂娘坚信其非凡之才。
剧中高潮迭起,既有“赤蛇惊父”“古井辨冤”等奇幻情节,亦刻画包拯初显断案之能:少年时巧破村中盗案,通过观察脚印、分析人心,智揪真凶,展现其明察秋毫的潜质。最终包拯高中进士,立志清廉为官,为后续“铡美案”“探阴山”等传奇埋下伏笔。
该剧融合婺剧高亢激越的唱腔与细腻的身段表演,尤以“变脸”“耍牙”技艺突出包公神异形象,借民间传说颂扬孝义、公正精神,彰显“青天”人格的养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