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边会简介
《井边会》是潮剧经典折子戏,改编自元代南戏《白兔记》中的核心片段。该剧讲述了五代时期李三娘因战乱与丈夫刘知远分离,十六年后其子刘咬脐在井边偶遇生母的悲情故事。
李三娘被哥嫂逼迫改嫁未果,罚至磨坊日夜劳作,临盆时在冰天雪地中咬断脐带产子,故为儿取名咬脐。十六年间,她每日在井台打水,思念丈夫与孩儿。某日刘咬脐随父出征,因追猎白兔至井边,见李三娘汲水艰难遂相助。母子虽血脉相连却互不相识,李三娘见少年将军腰间玉兔,忆起当年将玉兔挂于亲儿脖颈之往事,悲从中来,借机诉说身世。咬脐听闻妇人之子生辰与己相同,暗生疑窦,取血书为凭,最终促成全家团圆。
剧中井边相认的经典对唱运用潮剧特有的重六调活五调,通过[风入松][驻云飞]等曲牌,以哀婉缠绵的唱腔展现母子咫尺天涯的戏剧张力。姚璇秋饰演的李三娘以水袖功与跪步技巧,配合声断气不断的哭腔处理,将人物十六载的凄苦与坚韧刻画入微。陈瑜塑造的刘咬脐则通过翎子功与眼神变化,细腻表现少年从疑惑到震惊的情感转折。
该剧充分体现潮剧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色,井台场景中打水照影等虚拟动作程式,配合潮州音乐特有的二弦、椰胡伴奏,营造出凄美动人的舞台意境,成为潮剧传承中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