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战群儒简介
《舌战群儒》是越调经典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使东吴、智激孙权的经典桥段。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大军南下,诸葛亮受刘备之命赴江东,欲联合孙权共抗曹军。面对东吴主降派张昭、虞翻、步骘等群臣的轮番诘难,诸葛亮以“英雄气概”为核,慷慨陈词,驳斥降曹之论。
剧中,诸葛亮先以“鹏飞万里,燕雀安知鸿鹄志”反讽群儒短视,再以田横五百士守义不辱的典故,质问东吴“岂可屈膝事贼”;当被质疑刘备兵败之失时,他巧妙以“病树逢春”喻示转机,更直指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最终以“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必赖主政之明”点醒孙权。全剧通过层层递进的辩论,展现诸葛亮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与凛然风骨,唱词铿锵激越,尤以“说什么降曹为主公”核心唱段,将蜀汉阵营的刚烈忠义与儒生的怯懦苟安形成强烈对比,突显“英雄岂论成败,浩气长存天地”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