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子登科 河南坠子版简介
《五子登科》是河南坠子传统剧目,取材于民间“窦氏五子联科”典故。故事讲述北宋年间,冯氏丈夫早逝,她含辛茹苦抚养五个儿子,以织布为生供子读书。长子冯云章寒窗十年赴考,却因权贵舞弊落榜归乡。冯氏以“铁杵磨针”教导儿子们坚守志向,五兄弟遂在破庙共修学问。
三年后科考重启,五子齐赴汴京。主考官包拯微服查访时,偶见五兄弟庙中题诗:“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深为其气节感动。殿试中,五子以“治国当以民为本”的策论脱颖而出,最终冯云章高中状元,四弟分获榜眼、探花,幼弟亦得进士,创下“五子同科”佳话。
剧中经典唱段《教子》运用坠子“大口落腔”技法,冯氏“娘织三更月,儿读五更灯”的哭板催人泪下。五子归乡谢母时,采用“垛子板”连唱:“金銮殿,谢皇恩,紫袍难掩旧补丁;功名薄,千钧重,不及娘亲白发情”,展现河南坠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该剧通过“五子登科”传说,弘扬了寒门苦读、清廉为官的传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