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江颂简介
《龙江颂》是文革时期八大样板戏之一,以1963年福建龙海县堵江抗旱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故事围绕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展开,她带领社员牺牲本村利益,通过截流筑坝将水源引往受旱邻县,展现了舍小家保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核心情节聚焦堵江送水引发的思想斗争:大队长李志田起初顾虑本村淹没良田的损失,与江水英产生分歧。通过回忆旧社会旱灾惨状、阶级教育及《纪念白求恩》的学习,众人最终统一思想,炸毁本村堤坝实现跨县调水。剧中唱段手捧宝书满心暖生动刻画了江水英通过毛泽东思想解决矛盾的心理过程,成为经典片段。
该剧在艺术形式上突破传统京剧程式,采用交响乐伴奏和写实布景,人物塑造突出高大全特质。虽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印记,但其水利救灾主题与龙江风格体现的协作精神仍具现实意义。200余句台词中,堤内损失堤外补一花独放不是春等成为时代流行语,反映了特殊历史背景下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