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氏璧简介
《和氏璧》是骆派京韵大鼓的经典剧目,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献玉的传奇故事。卞和发现璞玉后两次献于楚王,却因无人识宝而被断足蒙冤,直至楚文王继位后剖石得玉,方为和氏璧正名。剧目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歌颂了卞和坚守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同时暗喻艺术传承者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
返场曲目《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短篇代表作,描绘了黎明时分市井百态:渔翁摇橹、樵夫上山、书生晨读、农夫耕田等场景,以细腻的唱腔和生动的叙事展现生活画卷。骆玉笙的演绎兼具苍劲与婉转,尤其在“牧牛童儿倒骑牛背”等经典段落中,通过气息控制和音色变化,将传统曲牌的韵律美推向极致。
1980年代的实况录音完整保留了骆玉笙晚年的艺术风貌。其嗓音虽稍褪华彩,却更添岁月淬炼的深沉韵味,吐字归音精准如刻,板眼节奏举重若轻,展现了骆派“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艺术精髓。该录音成为研究京韵大鼓唱腔演变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