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江颂简介
《龙江颂》是河北梆子移植现代京剧的经典剧目,改编自1963年福建省龙海县堵江抗旱真实事件。全剧以龙江风格为核心,讲述龙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带领社员,为解救九县旱灾主动承担最大牺牲,开启公字闸放水淹田支援邻队的感人故事。
剧中通过抢险合龙窑场斗争出外支援后山访旱等经典场次,塑造了江水英舍己为人顾大局的共产党员形象。在闸上风云高潮段落中,面对旱区裂土与自队丰收田的抉择,江水英以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盛开春满园的胸怀,毅然执行县委决议,展现了牺牲小我保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
面对着公字闸是核心唱段,运用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声腔特色,通过反调二六板转快板,层层递进展现人物内心斗争。唱词喝令九龙东流水,快向后山展翅飞以浪漫主义手法,将放水场景升华为精神洗礼。剧中堤内损失堤外补丢卒保车为全局等台词,生动诠释了龙江风格的时代内涵。
该剧创作于1963年,1972年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首演,音乐设计创造性地将京剧板式与梆子腔融合,保留燕赵慷慨之声的同时增强了现代戏表现力。杨秀琴、彭艳琴等艺术家的演绎,使江水英形象既有革命者的刚毅,又具女性的细腻,成为社会主义文艺长廊中的经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