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娥冤详情
庐剧《窦娥冤》改编自关汉卿元杂剧经典《感天动地窦娥冤》,讲述善良民女窦娥遭受不白之冤的悲壮故事。剧中,窦娥因家贫被卖作童养媳,婚后不久丈夫病亡,与婆婆相依为命。地痞张驴儿威逼窦娥嫁予自己未果,暗中在汤中下毒却误杀亲父,反诬窦娥杀人。昏官桃杌滥用酷刑,窦娥为护婆婆屈认罪状,临刑前发下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三桩毒誓。
该剧以庐剧特有的寒腔唱法演绎,窦娥赴刑场时长达二十分钟的【悲调】独唱,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控诉通过高亢悲怆的拖腔层层递进。刑场三誓应验场景运用写意化舞台处理:红衣窦娥跪于白绫之下,随着刽子手刀光闪过,四丈红绸从天而降;飘雪通过白色纸片与冷光营造,配合幕后帮腔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合唱,形成强烈戏剧张力。
1957年丁玉兰版创造性地加入魂诉场次,窦娥鬼魂夜会父亲窦天章时,采用门歌调哭诉冤情,手持冤状水袖长达七尺,通过连续十六个冤字叠唱,将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与现实主义表演深度融合,成为庐剧悲剧艺术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