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情郎详情
广西彩调剧《送情郎》是桂林地方戏曲的经典代表作,以婉转的唱腔和质朴的表演展现了一对恋人在战乱年代的悲欢离合。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漓江畔,樵夫阿牛与绣娘秀娥青梅竹马,却在官府强征兵役下被迫分离。剧中通过“砍柴调”“送别曲”等特色唱段,交织着“走矮步”“扇子功”等彩调绝活,将“十里相送步步泪”的缠绵与“江风不解离人愁”的苍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场“月夜盟誓”中,秀娥手持油纸伞唱道:“莫道青山无凭证,漓水为媒天作聘,哥去三年妹织梭,梭子穿心等回音。”阿牛则以粗犷的山歌应答:“砍柴要砍竹子根,连妹要连心上人,刀山火海闯得过,阎王殿前也转身!”两人将定情绣帕撕作两半,相约“见帕如见人”。未料五年后阿牛伤残归乡,见秀娥被迫成亲,最终在“阴阳板”曲牌中,二人身着红衣跃入江心,化作漓江两岸的相思竹。该剧融桂北民俗与戏曲程式于一体,2006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