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蜻蜓 选段详情
《玉蜻蜓》是锡剧经典传统剧目,以明清传奇故事为蓝本,讲述苏州富家公子申贵升与法华庵尼姑智贞的悲剧爱情故事。剧中以玉蜻蜓为信物贯穿全篇:申贵升游庵时与智贞相恋,留下玉蜻蜓后病逝庵中。智贞产子后将血书与玉蜻蜓藏于婴儿襁褓,被徐家收养为元宰。十六年后元宰高中解元,凭信物寻母,最终智贞却因礼教束缚在悲愤中自尽。
该剧通过游庵定情临终托孤庵堂认母等经典桥段,展现封建制度下女性命运的残酷性。智贞作为宗教与世俗双重规训的牺牲品,其尼姑生子的设定在当时具有强烈批判意识。剧中运用锡剧细腻的【大陆调】和激昂的【簧调】,配合水袖功、跪步等程式化表演,将人物内心挣扎外化为极具张力的舞台语言。
“见蜻蜓如见亲娘面,血泪斑斑染素笺”等唱词深刻传递骨肉分离之痛。玉蜻蜓既是爱情信物,也成为伦理困境的象征——晶莹剔透的玉石反衬出社会道德枷锁的冰冷。当代改编版本多强化母子相认时的心理博弈,通过锡剧特有的清板唱腔,展现传统戏曲对人性深度的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