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奴隶的母亲详情
沪剧《为奴隶的母亲》改编自左联作家柔石的同名小说,通过民国时期浙东农村典妻陋习,揭露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全剧以春宝娘为主轴展开:贫妇因丈夫久病被典给五十里外的李秀才,被迫抛下五岁幼子春宝。三年间她为秀才生下秋宝,却在哺乳期满后被逐出李府。归家途中既怀揣与亲儿重逢的期盼,又承受着骨肉分离的剧痛,最终发现春宝已病重垂危。
杨飞飞运用杨派唱腔特色,将【反阴阳】【迷魂调】等曲牌创新融合。在归家路核心唱段中,长达38句的【慢板】层层递进:从三步当作两步行的急切,到抬头已见自家门的忐忑,直至春宝儿气息微微目难睁的悲怆,通过气声颤音与哭腔点缀,塑造出被侮辱损害却坚韧不屈的母亲形象。该剧1954年首演即引发轰动,2004年复排时新增雪地弃婴等细节,强化了人道主义批判力度,成为海派戏曲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