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头记 片段详情
《墙头记》是山东梆子经典剧目,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同名俚曲。该剧通过辛辣的讽刺手法,讲述年迈木匠张木匠被两个不孝儿子大乖、二乖推诿赡养,最终被弃于墙头的荒诞故事。剧中,兄弟二人为躲避养老责任,竟将老父架于两家院墙之上,任其日晒雨淋。张木匠的凄凉境遇与儿子们的刻薄形成强烈对比,揭露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
全剧以高亢激越的山东梆子唱腔为特色,运用大量俚语对白,生动刻画人物性格。如大乖假意哭诉不是儿不养爹,是二弟他丧天良的虚伪嘴脸,二蛮(二乖妻)刻薄咒骂老棺材瓤子不如早归西的恶妇形象,均通过夸张表演令人过目难忘。最终张木匠好友王银匠设计假称藏有银钱,诱使两兄弟争相奉养老父,结局充满民间智慧与黑色幽默。
该剧自1960年首演以来,历经多版本改编,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照。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演绎版本既保留传统戏曲程式,又融入现代舞台表现手法,通过虚实结合的布景设计,将墙头这一核心意象具象化为倾斜的立体平台,强化戏剧冲突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