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头记 全本详情
《墙头记》是大同耍孩儿的经典剧目之一,改编自清代蒲松龄的同名俚曲,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讽刺闻名。该剧讲述了年迈的张木匠因两个儿子不孝,被轮流推诿赡养,最终被逼上墙头的荒诞故事。剧中,张木匠的大儿子大乖和二儿子二乖互相算计,借口“公平”将父亲每月轮流供养,却在交接时故意拖延,导致老父亲被困墙头,饱受饥寒。最终,在好友王银匠的巧妙设计下,两个儿子误以为父亲藏有财宝,争相献殷勤,暴露了贪婪本性,讽刺了封建伦理下的道德虚伪。
大同耍孩儿作为古老的地方剧种,以其独特的“后嗓子”唱腔、质朴的表演形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墙头记》的演出既保留了传统耍孩儿的艺术特色,如夸张的肢体动作、接地气的方言对白,又融入了现代舞台设计,增强了戏剧张力。剧中“墙头争父”“假银计”等经典桥段,通过滑稽的情节与深刻的伦理反思,揭示了孝道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引发观众对亲情与责任的思考。
大同市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通过复排此剧,既传承了濒危剧种的表演技艺,也赋予其时代意义,成为弘扬孝亲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