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公出世:悔不该详情
《包公出世:悔不该》是评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选段,以北宋名臣包拯青年时期的传奇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包公初入仕途时因刚正不阿而遭遇困境,最终坚守本心的故事。剧中,“悔不该”一折尤为脍炙人口,聚焦于包拯因秉公执法得罪权贵,被贬至端州(今肇庆)任知州的情节。
此段中,包公面对百姓疾苦与官场腐败的冲突,内心充满挣扎。他痛悔自己未能早识官场险恶,更愤慨于贪官污吏横行。一段核心唱词道:“悔不该,读诗书寒窗十载,只道是清名能扫阴霾;悔不该,持铁面冷对权宰,反累得百姓泪满腮!”字字铿锵,既显其刚烈性情,又暗含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反思。
剧中通过包公与夫人李氏的对话、与奸佞的智斗,展现其“宁可玉碎不求瓦全”的气节。王筱评的表演以醇厚苍劲的唱腔和细腻的身段著称,尤其在“悔不该”核心唱段中,将包公的愤懑、痛心与决绝层层递进,令观众动容。该剧既弘扬了清官文化,也深刻揭示了封建官场的复杂性,成为评剧黑头行当的代表性剧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