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曲剧详情
河南曲剧是中国河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融合高跷、旱船等民俗表演形式,1926年以《周老汉送女》登台为标志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音乐属曲牌联缀体,主要伴奏乐器为曲胡(坠胡),配以三弦、古筝、琵琶等,唱腔质朴明快、婉转灵动。代表剧目包括《陈三两》《风雪配》《寇准背靴》等,内容多聚焦民间生活、历史故事与伦理教化。表演风格生活化,注重方言俚语的运用与细腻情感表达,丑角行当尤为突出,以幽默诙谐见长。20世纪50年代后,河南曲剧逐渐形成以张新芳、王秀玲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并在现代戏创作中取得突破,成为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