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蒙正赶斋详情
河南坠子传统剧目《吕蒙正赶斋》讲述了北宋寒门学子吕蒙正未显达时的故事。吕蒙正因家贫寄居洛阳破窑,每日赴木兰寺赶斋求取僧粥度日。寺僧嫌其贫苦,故意改先鸣钟后开饭的规矩为先饭后鸣钟,使其屡屡扑空。其妻刘月娥虽为相府千金,仍与夫同甘共苦,寒冬以瓜瓢盛野蔬充饥。剧中通过踏雪赶斋泼粥受辱评雪辨踪等经典桥段,展现吕蒙正贫贱不能移的文人风骨,陈艳丽的演唱以醇厚质朴的坠子腔调,细腻刻画了吕蒙正困顿中不失志气的书生形象与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尤以十叹寒窑唱段最为动人,将粗瓷碗、芦苇席、透风墙等贫窑景象化作充满文人意趣的吟咏,彰显传统曲艺说中有唱,唱中带韵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