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伯牙摔琴 1987年实况详情
《俞伯牙摔琴》是骆派京韵大鼓经典曲目,取材于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佳话。作品通过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阴阳相隔断琴弦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音难觅的深刻诠释。
唱词开篇以列国诸侯乱乾坤,出了些贤士与名人定下历史厚重感,着力刻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时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的悲怆。表演中运用【慢板】【快三眼】等板式变化,通过摔琴这一戏剧性动作,将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的人生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春爱在1987年演绎时,充分发挥骆派苍劲醇厚的特点,在马鞍山前心悲痛,见坟台哭倒年迈人等段落中运用悲腔,把俞伯牙从此后不再抚琴弦的决绝与哀思刻画入微。唱段末尾这佳话千古流传到如今的拖腔,既点明主题又余韵悠长,彰显京韵大鼓说唱相间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