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人恨-哭饭 选段 1964年录音详情
《穷人恨-哭饭》是弦板腔传统剧目中的经典片段,通过凄婉哀切的唱腔展现旧社会底层百姓的悲苦命运。剧目以哭饭为核心场景,描绘贫苦人家因饥荒被迫典当衣物换取口粮,却遭米店老板压榨克扣的遭遇。主人公在寒风中捧着半碗掺沙糙米,哭诉一升米当三升还,半匹布抵了整匹钱的不公世道。
弦板腔特有的急板节奏与苦音调式在此段得到充分运用,拖腔中带着颤抖的泣音,配合三弦与板胡的急促伴奏,将走投无路的绝望感层层推进。唱词运用陕西方言特有的叠字手法:冷飕飕的北风刺骨头,颤巍巍的双手捧瓦瓯,通过细节白描凸显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该剧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鲜明的阶级叙事特征。1964年录音版本保留了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能听到现场板鼓的即兴发挥及演员气息转换的细微处理。末尾长达两分钟的高腔哭诉,以这世道何时能见青天的诘问收束,为后续剧情中革命火种的到来埋下伏笔,彰显传统戏曲以悲衬喜的结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