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十八相送 P1详情
广东汕尾白字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十八相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剧目,取材自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该剧以海陆丰方言演唱,通过婉转的嗳咿呀衬腔和抒情唱腔,细腻演绎了梁祝离别时的缠绵情愫。全剧以十八相送经典桥段为核心,展现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途中与梁山伯结拜,三载同窗后分别时借景喻情、暗诉衷肠的戏剧场景。
剧中运用白字戏特有的双棚窗表演形式,通过交替唱做强化情感张力。祝英台以井中照影牡丹并蒂等隐喻暗示女儿身,梁山伯却始终不解其意,形成强烈的戏剧反差。这一折既保留了南戏弄子戏的诙谐特质,又通过啊咿唉拖腔营造哀婉意境,为后续楼台会化蝶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白字戏作为元明南戏遗响,至今保留锣鼓经伴奏和啊咿唉特色腔调,其表演程式蕴含宋元戏曲化石价值。该剧经百年传承,既保持一唱众和的帮腔传统,又融入海陆丰民间音乐元素,成为研究古代戏曲活态传承的重要范本。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现存有清代手抄本,现由汕尾市白字戏传承中心负责保护与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