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竹叶响叮当详情
《风吹竹叶响叮当》是闽西红色经典剧目红色摇篮中的代表性插曲,源自闽西传统山歌调式改编创作。该作品以1929年红军入闽建立革命根据地为历史背景,通过客家山歌特有的比兴手法,以竹叶飒飒作响的自然意象起兴,隐喻苏区人民对革命队伍的热切期盼。
剧中通过采茶女与红军战士对唱的形式,展现韭菜开花一杆心,割掉髻子当红军的军民鱼水情。歌词中日盼夜盼红军来,劈开荆棘见光明等唱段,生动刻画了闽西群众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觉醒历程。全曲采用五声羽调式创作,旋律悠扬中带有质朴的坚毅感,衬词啊哈咳的运用保留了原生态山歌的韵味。
作为红色音乐文化遗产,该剧目巧妙地将客家传统歌谣的尾驳尾叠字山歌等技法融入革命题材,使革命宣传更具地域亲和力。剧中竹叶作哨吹出兵,火把连天接红军等场景设计,艺术化再现了古田会议前后闽西苏区的革命盛况。该作品后被收录于《中国革命民歌选》,成为研究中央苏区文艺形态的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