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潼关 第七场详情
闽剧《反潼关》以历史传奇为背景,讲述了潼关守将周文忠一家忠勇护国的故事。第七场是全剧的高潮段落,聚焦于潼关内外忠奸势力的激烈交锋。周文忠因拒绝奸臣篡位的密令,遭叛军围困,其子周世显率兵死守城门,最终壮烈殉国。剧中通过父子诀别、军民同心御敌等情节,展现了家国大义与亲情羁绊的冲突。
本场戏以激昂的唱腔和武打场面见长,周文忠痛斥叛将的大段【快板】铿锵有力,道尽忠臣赤胆;周世显与敌将交锋时的刀马功夫则凸显了闽剧武戏的独特韵味。戏中穿插的“潼关十恨”唱段,以悲怆的曲调渲染了战火下百姓的苦难,深化了反战主题。舞台设计上运用传统“一桌二椅”的写意手法,通过灯光明暗交替象征战局变幻,最终以漫天红旗象征忠魂永驻。
该剧借古喻今,弘扬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福州市闽剧院三团的演绎既保留了传统闽剧的“儒林”唱腔特色,又融入了现代舞台叙事手法,使这一经典剧目焕发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