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鼓杂戏 01详情
锣鼓杂戏是流行于山西晋南地区的古老戏曲形式,尤以临猗县孙吉村为传承中心,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其起源可追溯至宋金时期,以锣、鼓、铙等打击乐为主要伴奏,无弦乐,唱腔高亢粗犷,融合民间祭祀、傩戏与说唱艺术特色。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神话传说,如《三战吕布》《关公斩蚩尤》等,表演形式古朴,演员戴面具或勾脸谱,动作程式化,兼具舞蹈性与武术风格。
表演时,演员需遵循“吟、唱、念、做”四功,唱词为韵文,夹杂当地方言俚语,台词风格诙谐直白。如经典剧目《白猿开路》中,角色常念:“山高路险妖风起,俺凭双拳开天地!”凸显豪迈气概。锣鼓杂戏的舞台布置简朴,注重群体配合,武打场面以象征性动作为主,保留了大量宋元戏曲遗风。
该剧种长期依赖口传心授,传承濒危。孙吉村作为核心流传地,仍坚持每逢节庆、庙会进行露天演出,村民自发组成戏班,延续数百年传统。2006年,锣鼓杂戏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数字化记录、进校园展演等方式推动保护,但其原生态表演形式与古老唱腔仍需更多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