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林 跃鲤记之一,标清详情
苏剧《芦林》改编自明代传奇《跃鲤记》,讲述汉代孝妇庞氏遭婆婆误解被逐,在芦林采薪时偶遇丈夫姜诗,通过芦林辩非化解家庭矛盾的故事。该剧以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典故为原型,通过【驻云飞】【锁南枝】等传统曲牌,展现苏剧滩簧转南北合套的声腔特色。
剧中庞三娘身着缟素,手持芦柴,在秋风萧瑟的芦林间唱出十月芦花白似霜,以芦花自喻孤苦。偶遇赴京赶考的丈夫姜诗后,通过三问三答层层递进:一辩弃妇未失妇德,二证采薪实为奉姑,三表冰心可鉴日月。朱文元饰演的姜诗从起初厉声斥责,到听闻堂上婆婆七十三时的惊愕,最终被孝竹冬生笋的真情打动,完成从封建礼教维护者到人性复苏的转变。
舞台采用写意手法,以竹编幕帘象征芦林,通过演员虚拟的采撷动作展现戏曲程式之美。庞氏跪步追夫时长达三分钟的水袖功,配合【清板】唱腔如泣如诉,将苏剧一唱三叹的艺术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该剧在保留姜诗休妻传统框架的同时,着重刻画古代女性在孝道枷锁下的精神困境,使古典题材焕发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