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阳花鼓戏详情
凤阳花鼓戏是安徽省凤阳县一带的传统戏曲形式,起源于明代,以花鼓伴奏、唱腔婉转、表演质朴著称。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融合说唱、舞蹈与戏剧元素,代表作品《王三姐赶集》《打花鼓》等,通过幽默诙谐的台词展现劳动人民智慧与情感。
经典台词如《打花鼓》中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既反映历史沧桑,又暗含对现实的讽喻。表演中,演员手持双条鼓,边击边舞,配合唢呐、锣镲等乐器,形成独特的“鼓点叙事”风格。
现代传承中,凤阳花鼓戏在保持“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传统基础上,融入时代主题,如《新编扶贫记》等新创剧目,既保留“衬词衬句”“甩腔”等传统唱法,又以方言俚语拉近与观众距离。其服饰多用粗布短褂,色调明快,动作模拟农耕、织布等生活场景,凸显乡土气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