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洞 片段详情
耍孩儿剧《狮子洞》是山西大同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目,属于耍孩儿剧种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降服金毛狮怪的经典桥段,讲述了唐僧师徒西行途中误入狮子洞,遭遇妖魔设计擒拿,最终凭借孙悟空的智勇双全与神通广大化险为夷的故事。
剧目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见长,融合了高亢激昂的唱腔、夸张生动的肢体动作及古朴的方言念白,充分展现了耍孩儿剧“后嗓子”发声的独特技艺——演员用压喉技巧发出浑厚沙哑的音色,形成沧桑粗犷的艺术效果。剧中“狮怪变人形”“悟空斗法宝”等桥段通过传统程式化表演与民间武打技艺的结合,将神话色彩与乡土趣味融为一体。
《狮子洞》的舞台美术注重写意性,以简练的布景和象征性道具配合演员表演,如用彩绸模拟火焰山、以虚拟动作表现腾云驾雾。音乐伴奏以板胡、枚笛、梆子为主,节奏明快,与唱腔的“咳咳腔”尾音形成独特韵律。该剧不仅承载着晋北地区的民俗文化记忆,更通过师徒协作、正邪较量的主题传递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观。
大同市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长期致力于该剧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复排经典、培养青年演员等方式,使《狮子洞》在当代舞台上延续生命力,成为研究中国北方稀有剧种的重要活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