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案详情
淮剧《清明案》以北宋年间一桩扑朔迷离的冤案为主线,讲述了清官包拯在清明时节微服查案的故事。盐商之子李毓昌在赈灾途中暴毙,其妻王氏击鼓鸣冤,称丈夫实为发现贪官侵吞灾银而遭灭口。包拯借扫墓之名暗访淮安,发现死者自缢的房梁竟矮于身高,遗书笔迹亦有摹仿之嫌。
随着调查深入,包拯与幕僚展昭智斗当地知府:知府假意配合,却暗中销毁账册;妾室春红冒死献出染血账本,揭露灾银折粮的贪污链条;更从李毓昌贴身玉佩中查出砒霜残渍。正当包拯欲押解人犯回京时,突发黄河决堤转移了民众视线,关键证人狱中暴毙,案情再度陷入迷雾...
剧中夜审一折尤为精彩,包拯利用知府迷信心理,深夜假扮阎罗殿审案,惊得知府魂飞魄散吐露实情。最终通过比对粮仓砖缝青苔与账本霉斑,锁定证物造假铁证,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剧目融合淮剧高亢激越的唱腔特色,在踏青调淮悲调中展现情法纠葛,突显天地清明,人心难欺的深刻主题。